2018 Tear to Joy Action:About Nepal Photography notes
你有發現這是一台相機嗎?(2018.02.09 拍攝於尼泊爾阿克藍山上小學),攝影本來就是無聲的來,但最後也將輕輕地走。
雖然這是自己預計的攝影計畫之一,但我仍然想先為每個出現在我鏡頭裡的人說聲抱歉,畢竟尼泊爾的民眾對鏡頭頗為生澀,尤其是婦女朋友,但我必須在這樣的氛圍中記錄下一些甚麼東西,雖然雙手合十加上當地萬用問候語「娜瑪斯爹」已經是在尼泊爾攝影交流的「基本功」,我已經儘量是在這個儀式完成後,才壓下快門。
但每個攝影工作者都知道,這樣其實拍不到想要拍的東西,所以我在這裡有很多的抱歉,畢竟鏡頭仍舊是一種「深具侵略」的存在。
十天,其實紀錄不到太深沉的題材,說是「凝視」,只能勉強說我無時無刻都張開我全身的毛細孔,儘量在這個我不熟悉的國度,去感受他們的生活,儘管十天後我會離開這裡,而他們的生活卻依舊。而我只希望我的每一張快門,都能對他們有幫助,而不只是一個押了快門就在這個世界逃逸的攝影大盜,那是小偷,而不是一個攝影工作者。
這個想法在腦海裡積存了許多,去年原本就計畫想要跟著醫療義診團隊前進尼泊爾,但可惜因為醫院工作繁忙,根本無暇抽出時間準備,於是上一次的行程只能默默的放在心中。很快的,心裡頭遙望著2018年,我從2017年的三月份就開始與團長接觸,我想,這次無論如何我都要完成這件事情,可怕的是今年依舊忙錄,中間還卡著一檔自己的拍立得攝影個展,雖然不是甚麼了不起的展覽,但準備起來也是忙累煞人,再加上母親生病必須舟車勞頓進出醫院來回奔波,著實有點心力交瘁,其間也萌生了一絲絲的退意,但好險家人與同事的支持,也好險這些障礙並沒有打敗我。
這次在2018年的2/3-2/11的十天,以隨隊攝影的角色跟著飛到了加德滿都跟博卡拉兩個城市,也用盡全力把這次尼泊爾醫療義診的行程如實的紀錄了下來。
我常問自己,為甚麼一定要來這裡呢?事實是,這趟行程還真的算是有點艱難(對第一次來的人來說)這其實也並不是甚麼出國玩樂放鬆的好差事,台灣的義診採訪我也有許多的心得,這次出國義診採訪算是第一次,也是我目前飛最遠採訪的一次。
言歸正傳,自費自假來尼泊爾的目的,只是覺得我人生裡似乎沒有甚麼特別的長處,但好像透過鏡頭跟觀景窗好像還有那麼一點點的用處,這個用處或許可以代替別人的眼睛,如實的看見一個異地正在發生的事情,尤其當這件事絲毫不會出現在我們的關心範圍之內的時候。
特別是「義診」這件行為的意義,本來就是一種「不對價」的互動關係,而這種關係也很少人願意去實踐,因為現代人都太忙了,付出時間去做「不對價」的交換實在是太不划算,但每年也都有一票人不遠千里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完成這種「不對價」的交換,並讓這個行動繼續傳頌下去。
這個義診活動其實已經連續12年,我也勉強只能算是這「十二分之一」的歷史片段,當然也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些甚麼,總之,這對我是意義非凡的,我也非常感謝醫院主管表達願意贊助出國費用的好意,但我覺得這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該動用到醫院的資源,背負著醫院的金字招牌壓力實在太大了,這樣我的鏡頭可能會沉重許多,因此選擇自費自假可以讓我的心靈輕盈一些,但我仍舊要謝謝醫院主管的善心與好意。
當中的收穫?除了相機設備負重帶來的「職傷」之外(我在第二天還因為背部拉傷被針灸推拿了好幾次。)或許在異國不同的文化洗染之下,視角也有一些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對念傳播的攝影工作者來說,每天都有滿坑滿谷的視覺符號跟議題從觀景窗排山倒海而來,這是多大的生命洗滌?而路程裡是根本捨不得睡覺闔眼、擔心單眼相機電力不足,比肚子有沒有吃飽或是衣服穿的夠不夠暖還重要許多啊!所以儘管拉車距離都是三小時起跳,我的眼睛總是開著、等待著,我怕一不小心就漏掉了甚麼。
最後,我覺得這一趟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許多的朋友(本國人外國人都有)特別是那些願意拋出時間為他人付出的各種專業職類的醫護醫事人員,以及許多在教育領域執教的現任教師們,我承認自己是很沒有耐心的人,但是這十天,各種準備工作都必須靠耐心與溝通來醞釀,不然絕對成不了事的,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下一次歡迎你來接棒,而且我相信,這件事很快就到了。
這一路上,與我聊天最多的是當地的翻譯JOSEPH,他是一位醫務社工,有一雙藍褐色的漂亮雙眼,有點像是湯姆漢克斯的外型輪廓,雖然我的英文不是太好,但我們也能在各種「換句話說」裡面了解對方的辭意,他說若有機會很想來台灣,但在這之前他必須做非常多的努力,對他來說經濟是最大的問題,台灣對他來說是很美的地方,他還問我颱風是甚麼(尼泊爾沒有颱風)我則是用我的破英文跟比手畫腳形容了這件事。
在這幾天,他也常借我的相機來拍攝,他說他非常想成為攝影工作者,下面這張就是JOSEPH的攝影作品,他說這是第一次使用如此專業的攝影裝備,我真的非常喜歡這張的「凝視」,他除了本身就是一位暖男,我也相信他的醫務社工訓練,讓他更富含觀察與感知的性格,他畢業後一定會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社工人員。
PHOTO BY:JOSEPH @ Nepal Manikhel(2018.02.06)
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這次我帶著三台相機(兩台單眼一台隨身機),JOSEPH好奇的指著相機問我是不是官方派來的攝影師,我回說不是,接著他就問這些像機都是你的嗎?我點頭,他接著就說「Hm…..You should be a rich man」(你應該是有錢人)。
在台灣3C產品已經淹腳目,我發現在尼泊爾當地的都市裡,鮮少看見有人使用單眼相機產品,手機對他們來說或許已經足夠,如果三台相機就是有錢人的象徵,那我想每個台灣人都已經很富足了才是。
喜馬拉雅山真的很美,上帝創天造地也總有祂巧奪天工的美意,除了讚嘆,就只能拿起相機為祂留下印記了,就如同這次我無聲無息的來,但十天後我也將輕輕地走。
但是尼泊爾,我仍會一直記得你。
旁白/剪輯/拍攝:Huang Tong Jung(all Rights reserved)
If you love this photos, of course, you can use them for non-commercial Purpose, and you can contact me or leave some message for me ,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Address: No.44, Minquan Rd., Hualien City, Hualien County 970, Taiwan (R.O.C.)
Email: nanystudio@gmail.com
尼泊爾@凝視 2018/PHOTO BY HUANG TONG JUNG